杨翠典的说书生涯
来源:QQ空间 作者:张建军 日期:2018年06月02日 点击量:
 

文:张建军

      在河南三帅公司,和职工杨建中无意间聊起了河洛大鼓。我说,在改革开放前的六、七十年代,能听一场说书(在家乡把演唱河洛大鼓称之为“说书”),好似参加一场盛大的文化聚会,一种美的享受。因建中兄是回郭镇李邵村人,我就问,当年的说书明星杨大会、杨二会,认识不认识,建中兄说,他们是我爷爷,都不在了。我又问,当年那个说书女明星,在吗?建中兄说,那是我大姑,已定居青海西宁,过几天就和我姑父回来了。我说,回来,我和他们能见上一面吗?建中兄说,回来通知你吧!
      2018年5月23日下午四点多,在建中兄的陪同下,说书老艺人杨翠典和其老伴李英杰,如期来到三帅易尚公寓七楼书吧。
      我和当年的说书大明星 终于见面了!
      老艺人杨翠典,身着一件时尚的红上衣,戴一副浅色的太阳镜,精神焕发,面色红润,怎么看都不像近八十岁的老人,可能是河洛大鼓的艺术细胞,滋 养了美丽的心灵,滋润了娇美的肌肤,造就了良好的心态,才越活越年轻吧?她老人家面带笑容,握手寒暄,话语掷地有声,不减当年风采,礼让落座,我们开始闲聊。
      杨老前辈1942年出生于巩义回郭镇李邵村,因家中贫寒,无法进学堂读书。在那个贫穷而又落后的乡村,她度过了艰辛的童年和少年时代。
     杨老前辈的家中,爷爷杨韶是说书人,父亲杨大会和叔父杨二会受爷爷的影响和启发,也是说书人。这样的家庭在当时的农村,也算是有手艺的人家,在村中也受人羡慕和尊敬。
      河洛大鼓在豫西的洛宁、洛阳、偃师、巩县、上街、孟津、荥阳等地较为流行,后来又辐射到周边其他地区,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曲艺剧种。
      河洛大鼓起源于清末民初,是在洛阳琴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曲艺剧种。河洛大鼓最常见的表演形式,由二至三人即可组团演出,主唱者左手打板(双月牙钢板或铜板),右手敲击小平鼓,另有乐师以坠胡等乐器伴奏。演唱风格欢快活泼、节奏明快、气氛热烈,无论在乡村小院,还是在乡村大舞台上均可表演。
      河洛大鼓在当年乡村的演出,为贫瘠的乡村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,为老百姓提供了一次文化大餐。当年农村经济不发达,文化比较闭塞,没有电视,没有网络,更没有手机等娱乐工具,若家庭有一部收音机,就是奢侈的家用电器了。偶尔村里放映一场电影,群众都奔走相告,全家出动。若村中来了说书的,更是万人空巷,人山人海,一般在一个地方说书,时间要半个月左右,可谓长篇连续剧,老百姓更是欢欣鼓舞,心里美滋滋得相互转告:早点儿吃饭啊,今儿黄昏去看说书奥!这是老百姓对文化娱乐活动的热切期盼!
      杨翠典到了十四、五岁时,叔父杨二会和其兄长杨大会商量,准备让翠典也和兄弟杨稳柱、杨小柱一样学学说书,长点儿本事。家里人不太同意一个女孩子在外经常抛头露面。叔父杨二会认为翠典是块说书的好料子,美玉雕琢好了就能成大器!翠典在家里目濡耳染了说书场面,从心里说也比较喜欢说书这一行。最后,在叔父杨二会的积极说和下,翠典拜叔父杨二会为师,开始走上了河洛大鼓的从艺之路。
      杨家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,因家中贫寒,无力支持杨大会、杨二会去学堂念书,他们都是“睁眼瞎”——不识字。没有文化,怎样上台说书呢?父亲杨韶也没有文化,按照过去师傅教他的“土办法”,从村中请来教书先生,让先生照本宣科来读书(剧本),杨大会、杨二会认真听“书”,更要记“书”,先生读完,父亲让大会、二会兄弟二人依照先生读的来复述一遍,若哪个环节记不准确,先生按 照书本再重新读一遍,兄弟二人仔细听完,开始在家里试着说书了。说书时关键要记准时间、地点、人物的心理活动等等。几天后,父亲杨韶就带着大会、二会到外地登台演出了。
      杨氏家族这种口口传艺从艺之路的“土办法”,同样也用到没有文化的杨翠典身上。翠典真是一块天生的说书料儿,她记忆超群,勤奋好学,气质颇佳,背诵台词,学习打板、敲鼓 ,真是熟能生巧,没几天,就登台献艺了。
      登台说书,说唱者要配合乐队,打板、敲鼓要听乐器老师的过门提示,才可正式开腔说书。首先,要来一段“书帽”,也就是说唱者在说正曲之前,先加唱一个小段子,也叫序曲或开场白吧,农村话“先垫垫底儿”,让走在路上的观众赶快到场。
      杨翠典当年说的“书帽”,摘选几个,来分享一下。
      其一:手打月牙钢板…(咚咚)…敲动牛皮战鼓…(咚咚)…坠子帮腔带路…(咚咚)…听俺慢慢道来…(咚咚)…

      其二:说个古时一个小伙儿…(咚咚)…本姓雷…哎…(咚咚)……一年四季他好做(在家乡“做”读zou)…贼…哎…(咚咚)……做(读zou )贼做(读zou)了一月整…哎…(咚咚)叫人家逮住了…三十回…哎…(咚咚)…他真是个木求贼…哎…(咚咚)……
      其三:说个老婆儿…儿…(咚咚)…老是懒…咹…(咚咚)…睡到饭时儿…咹…不动弹…(咚咚)…哎呀!妮儿啊,你给娘的腿来拽(读音zhuai)展…哎…(咚咚)……她闺女说…(咚咚)…你来给我身子…(咚咚)…翻一翻…我给你的腿拽展…咹…(咚咚)…她干她娘…还算懒…咹…(咚咚)…大懒呲小懒…(咚咚)…一呲…白瞪眼…(咚咚)…娘俩…睡到12点…(咚咚)…起来擀蒜面…(咚咚)…吃罢饭不刷碗…(咚咚)…放到当院…叫狗舔…(咚咚)……你看她娘俩…懒不懒…(咚咚)……咱中国可没有这懒老婆儿…(咚咚)…懒老婆儿出到那日本国……(咚咚)……
     “书帽”,一般是说些幽默或者“不着调儿”的小段子,哄哄气氛,招招人气,提提精神。接下来一句“插个小曲儿,书归正传,咱接着昨天继续说,昨天说到……”,就开始正曲的演出……
      杨翠典在当年的农村说书,经历 多次上台历练后,说书技艺水平得到了很大的长进提高,她说得字正腔圆,声音洪亮,声情并茂,雅俗共赏,那个年代说书的女艺人确实太少了,只要翠典台上一站,钢板一打,平鼓一敲,台下黑压压的观众立刻鸦雀无声,静待细听,真是地上掉一根针都听得到声音。
      记得六七十年代,在我们清西张氏祠堂门前的十字路口,白天出工干活的群众,晚上早早吃过饭赶到书场,到场的群众达上千人,当年那个场面,今天还记忆犹新。
      杨翠典说书两年后,在洛阳、郑州、开封等地区,特别是在我们巩县的各乡村,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女明星,《三进士》、《火焚绣楼》、《杨金花夺印》、《刘墉下南京》、《回杯记》、《呼延庆打擂》、《京郎认父》、《包公案》、《水浒传》、《杨家将》、《二十四孝》等剧目,可以说在翠典心里,都是滚瓜烂熟,信手拈来。
      杨翠典说书,每到即将结束本场这一段时,钢板顺势一收顿停,鼓槌重重一敲,接着一句“欲知后事如何,请听明天分晓!”来做结束语。可是台下的观众还久久不肯散去……这时,在某一观众“再来一段,再来一段”的吆喝声中,众多观众都开始起哄“再来一段,再来一段!”逐渐语调一致起来,一人叫“一二”,观众大喊“再来一段!”“一二”,“再来一段!”吼声越来越高,人群中又鼓起掌来,吼声和掌声响彻在静静的夜幕中……杨翠典看到热情的观众,如此喜爱说书,不愿散场离去,没有办法,就继续来一段。钢板一打,平鼓一敲,顿时场面又寂静下来,说书又开场了……“咱们接着说,刚才说到……”大约过了几十分钟,说到关键处,戛然而止,给观众留个悬念,来一句结束语“眼看过 了十二点钟……(咚咚)……各位观众停了吧……(咚咚)……明天咱接着听……”观众才恋恋不舍地散去,有时晚上说书说到凌晨一、二点也很正常。
      观众走在回家的路上,还在继续讨论,故事情节跌宕起伏,引人入胜,接下来的剧情如何发展,甚至为分析某一剧情的发展,进行抬杠,争论不休,直到家门口才停止争执,各自回家,躺在床上,难以入睡,还在想着剧情。说书说的太好了,剧情太吸引人啦!
       说书不但能锻炼人,也能提高人的品位和学识,也能改变家庭生活条件。由于说书者常年在外奔波,有一定的经济来源,当年说书赚的钱,算是副业收入,大部分要交给生产队,来买工分,分口粮,自己留下一小部分辛苦钱,算是出差补助吧。就是这点补助,在当时的农村也是“大款”,算是有钱人家,相对其他家庭要“富裕”一些。
当年的杨家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说书世家:杨韶、杨大会、杨二会、杨翠典、杨稳柱、杨小柱等三代人,他们也收徒弟,有外地的,也有本地的。他们之中的三人一组成立一个说书队,分几个队到乡村去说书,翠典往往和叔父二会编在一队,到外地说书,有时一出去,两三个月不回家。就连晚辈杨建中、杨中仁兄弟俩,利用暑假时间也和大人们搭班,到乡村去说书,赚点儿学费。
      为了能够方便到乡下说书,杨家一次购买了五六辆飞鸽牌自行车,这在当年可以说,回郭镇首屈一指,他们每次在村里、大街上骑行时,往往路人投来羡慕嫉妒恨的目光,之所以说羡慕嫉妒恨,是因为在那个物资奇缺,购物凭票供应的计划经济时代,他们杨家一次买五六辆自行车,确实“扎眼”,当时大部分家庭一辆自行车都没有。他们骑着比较方便的交通工具“自行车”,曾到洛宁等较远的地方去说书。

      说书人当年在群众心目中就是大明星,走到哪里,无论认识不认识的人,都和说书人主动打招呼,不亚于今日的追星族、粉丝儿。当杨翠典到回郭镇街上做衣服时,裁缝店老板都不愿收她的钱,说,你尽管拿回去穿吧!当杨翠典到饭店吃饭时,收银台服务员会说,不收你的钱。当杨翠典到回郭镇照相馆去照相时,照相馆的杨馆长说,你尽管照,不用付款!面对观众对自己的信赖、喜爱,尽管杨翠典有的观众还不认识,但她总是想尽一切办法,把钱如数交给对方,不能占人家的便宜,因为他们也不容易。
      当杨翠典到乡村说书,在那个计划经济年代,大队和生产队的干部都不外待她,总是以白面粉做的油馍、面条、饺子来招待,这些在当年可谓是上等的好伙食,一般家庭不可能天天吃这样的饭菜。说书人能吃好吃饱,越是招待得好,杨翠典说书时更是卖力,不辜负老百姓对自己的期望,能说时间长点儿尽量说得时间长点儿,满足老百姓对河洛大鼓的渴求。
当年,乡村没有扩音器,更没有喇叭,说书人全凭一张嘴在台上吆喝,只有声音大,远处的观众才能听得懂,听得清楚。杨翠典因此炼就了一副好嗓子,也点燃了她智慧的心灯,同时也锻炼了她处世应变的能力和技巧。在说书中途,演员一般不去解手,怎么办?杨翠典在吃饭时,基本上不喝汤或者少喝一点儿,有时在说书中间偶尔泯一口水,也是湿湿嘴唇,不能喝下去,不能因去解手而在说书中途“断片儿”,对不起观众,若不然,怎能在台上坚持说书三四个小时呢?真是台下十年功,台上十分钟啊。
       由于杨翠典说书技艺的不断提高,名气越来越大,可以说达到了耳熟能详,炉火纯青的地步。杨翠典和叔父杨二会被刚刚成立的巩县曲艺队收编为正规军,归口单位是巩县文化馆。杨翠典至此成为了吃商品粮的公家人,这对于一个农村姑娘来说,真是一步登天,由一只地地道道的乡下“土鸡”变成了令人艳羡的城市“金凤凰”。
      在当年的艰苦岁月,杨翠典在事业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骄人成绩,但她在生活上从不奢侈浪费,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家风。每月30元工资,32斤粮票,她总是省吃俭用,把每月节省下来的5斤粮票,回老家时交给奶奶,奶奶逢人就夸翠典:俺有个孝顺的好孙女!
      杨翠典才艺出众,声名远播,河南电视台、河南广播电台曾录制过她说书的片段,在电视和电台上播出,深受广大观众和听众的好评。
      一九五九年,杨翠典和叔父杨二会代表巩县曲艺队,到郑州的河南礼堂,参加河南省文艺汇演。在现场,杨翠典曾和豫剧大师常香玉、河南坠子名家刘桂珍等名家同台献艺,为巩县人民争了光,出了彩。
      在郑州汇报演出期间,杨翠典的叔父杨二会看到河南坠子名家刘桂珍的河南坠子说得很好,想把河南坠子的唱腔融入到河洛大鼓曲调中去,就和刘桂珍协商,让刘桂珍收下侄女杨翠典这个徒弟,教授她河南坠子。大师刘桂珍爽快答应。在郑州三天汇演的空闲时间里,刘桂珍认真教,杨翠典耐心学,受益匪浅。从郑州回来之后,杨翠典又自学了曲剧的唱腔,把曲剧唱腔又融入到河洛大鼓曲调中去,使河洛大鼓的唱腔向前发展了一大步。可谓取百家之长,补自家之短。
       杨翠典与时俱进,拜师求艺,有极强的学习求知欲和融合能力,丰富了河洛大鼓的内涵,使河洛大鼓成为叙述故事情节和描写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段,更趋完美无缺,从而大大增加了河洛大鼓的音质和美感的表现力,变换多种曲调可使观众的听力不觉得河洛大鼓呆板,具有新颖别致、活力四射、高潮迭起、出神入化,形成独具特色的豫西地区曲调形态,为河洛大鼓的创新发展,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贡献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。
      到了一九六九年,杨翠典说书整整十年了,十年来,寒来暑往,风餐露宿,不知疲倦,她和曲艺队的同事们,奔波于乡间小道,来往于大街小巷,给老百姓带来了欢乐和享受,她一直想得是“老百姓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”,“老百姓的满意就是我的满意”,老百姓永远在自己的心目中是顶天立地的“天”,自己是脚踏实地的“地”。

      这时候,正是那个特殊的“文化大革命”时期,由于丈夫李英杰出身不好,杨翠典在单位受到了政审、排挤,叔父杨二会也因此受到了牵连。家里人也有不满之词。但杨翠典认为丈夫李英杰是个好人,她的选择没有错,爱情不能因为出身而受到他人的无端指责和侮辱。杨翠典心中有天大的委屈和无奈,无人诉说,无处申诉。由于杨翠典说书多年,深受书中王月英、杨八姐、于秀英等烈女贞女的影响和感染,折射出内心凛然的正气和傲骨,造就了杨翠典不屈不挠、性格刚烈的女强人性格。她思忖良久,决定宁可丢掉铁饭碗,也绝不向他人低头而求得一时平安。她愤怒之下,毅然辞去了巩县曲艺队的公职,怀抱年仅一岁的儿子,出走青海。她要回到丈夫的身边,寻找靠山,得到安慰。当时的单位领导崔坤得知杨翠典辞职的消息,十分惋惜,未来的巩县,乃至全国的曲艺界将失去一位难能可贵的河洛大鼓“杨门女将”。
      丈夫李英杰在青海师大毕业后,分配到青海贵德县文工团任编导,十六年后调到西宁的青海师大附中任教,教学成绩突出,倍受领导和学生的赞誉。
      在贵德和西宁期间,杨翠典和丈夫李英杰,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给当地群众义务说唱河洛大鼓,杨翠典重拾老本行,丈夫李英杰拉坠胡伴奏,妇唱夫随。杨翠典把河洛大鼓这个传统剧目,在祖国西部继续发扬光大,给西部群众送去了宝贵的精神食粮,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称赞。
       杨氏说书世家的第五代传人杨海岳,今年六岁,是杨翠典的侄孙,因受家族遗传的影响和家庭熏陶的感染,聪明好学,记忆惊人,在其三岁时,听了收音机上播放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》、《三国演义》等片段后,杨海岳立马就可把故事的情节,几乎一字不漏复述下来。杨海岳真是说书的天才、神童,已引起有关专家的关注,希望能好好教育培养。
      杨翠典的一生,好学上进,博采众长,德艺双馨,业有建树,在舞台上传播真善美,鞭挞假丑恶,说人间故事,书大美人生,为和谐社会和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。
      随着时代的发展,科技的进步,电视的普及和网络的开发,电脑、电视、手机等进入了寻常百姓家,河洛大鼓这种曲艺形式的听众人数在逐年下降,大部分年轻人不愿听也不愿学,面临亟待重视、保护、传承和发展。令人欣慰的是,2006年5月20日,河洛大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       我们家乡巩义的河洛大鼓第四代传承人尚继业老师,在巩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河洛大鼓进校园、进机关取得了非凡的成绩。尚继业老师义务办班,广收门徒,传授技艺,卓有成效,使河洛大鼓这束民族文化奇葩,在广袤的河洛大地上开花结果,绽放异彩!
      我们真诚地期待着!
      谨以此文,献给昔日杨翠典等河洛大鼓老艺术家们,以及今天活跃在河洛大鼓舞台上的艺术家们,对您们的辛勤付出,表示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!

2018、5、23 夜 初稿
2018、5、26 夜 定稿于寒舍


(后记:自从写了《难忘露天电影》之后,我就准备写一写家乡当年说书的场景,正好说书明星杨翠典老前辈和老伴李英杰老师回老家,倍感欣喜,我荣幸见到了当年的大明星,并进行了畅谈。回想当年的说书生涯,杨老前辈非常激动,把岁月的过往娓娓道来,李老师也在旁边补充说明。初稿写成后,我呈送李老师审阅并修改,李老师不愧是当年回郭镇考入巩县二中的高材生,现在的教授,把初稿中的不足和别字一一圈画,并把圈画处又详细标注到另外一张纸上,细致入微,师德可嘉,颇受感动!杨老前辈和李老师那种积极上进、追求幸福、不畏艰难、造福民众的精神,值得学习!在此,顺祝杨老前辈和李老师:阖家幸福、身心健康、万事如意、笑口常开!)

(温馨提示:此文为原创作品,未经作者授权请勿转载发表,欢迎分享朋友圈。谢谢合作!)


喜欢()

河洛大鼓公众号链接入口


微信截图_20240817150948.png

严正声明:本站文章可以分享,但未经允许,严禁转载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
看完了,点评一下呗!
  • 全部评论(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