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今说书的发展作者: 添加时间:2006.12.10 来源:本站
旧时城乡各地皆有民间艺人说书,娱乐民众。说书艺术分为两类,一类是“讲圣谕”,一类是“讲评书”,各据场地,互不侵犯。所谓圣谕多讲忠孝节义故事,每含因果报应观念,以收惩恶劝善之效。圣谕节目有《安安送米》《丁兰刻木》《赵五娘断发》《李三娘研磨》《雷打张继保》等。宣讲圣谕多在晚夕,人家夜饭之后。例须叠桌搭台,场地总在街巷大院门前,乡村则在祠庙门前,以便广纳听众。听圣谕免费,钱由主家出。主家酬神还愿,礼聘当地圣谕老师登台宣讲。开讲前要焚香燃烛,禀告神明,唱诵十愿:“一愿风调雨顺,二愿五谷丰登,三愿民安物阜,四愿水火远行……”然后进入故事,条声悠悠道来。每讲到感人处,台下便闻抽泣之声。童年夜坐老家门口古槐阴下听过多少圣谕,记忆鲜活至今。据苏轼笔记载,京城小孩在家无赖,便给零钱叫去听书。听到曹操败了就鼓掌笑,听到刘备败了就丧气哭。记载的正是“说三分”。蜀中旧时“讲评书”承续宋元明清以来民间说书艺术传统,盛况空前。评书老师也是“高台教化”,因为台高声远,又能让人看见他比划的一招一式和夸张的表情。每讲到生死交关处,他就忽然闸板,下台收钱。各桌茶客纷纷抛零钞入托盘,而那些鹄立在茶桌间“听战国的”则免费了。钱收完回台上吸烟,然后续讲。一般长篇故事可连讲八九夜,盛况不减。夜深评书收场,各自回家。黑巷无灯,独行怕鬼,吓得寒毛耸立,到老不忘。 (责任编辑:刘俊斌)
喜欢()
河洛大鼓公众号链接入口
严正声明:本站文章可以分享,但未经允许,严禁转载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看完了,点评一下呗!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|